永恒的静谧之光
钟雪燕
寂静的黑,无边无际。
漫漫的夜,无始无终。
究竟是从哪里引来的一束光影?
这束充满感情的光影,柔和地映照在鉴真和尚的身上。这一缕仿佛从很幽很深的远古深处,带着强烈神秘能量投射过来的神性之光,刹时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将这座已经孤独静坐长达 1200多年的塑像照亮。
鉴真和尚,在光影下复活。
耳朵,似在倾听;
鼻子,似在呼吸;
嘴巴,似在默念;
而眼睛,那双在生前就已经瞎了的眼睛依然闭拢微合。可是,你却能够感受到他那双早已在内心开启了的睿智眼睛,似乎从来就没有闭合过。在神性之光的辉映之下,这双已经对人世间一切人情冷暖体察俯视了一千多年的眼睛,仍在用、并且将继续用他的心灵之眼,一直洞察内观下去 ……
褶皱的袈衣拥裹着他单薄的身躯,但是,却使人能够感受到从那被聚光照亮的胸膛里所透射出来的充满大爱的温暖气息。对人世间芸芸众生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怀,在那束神奇光影的照射之下,透过他那单薄的躯体,强烈传递出包容宽容奉献牺牲忍让承受等种种宽厚为怀的佛的博爱精神,并且,更带着一丝人性关怀的温暖体温,给后人施以无尽的抚慰 ……
看着这幅祥和安静而又美丽丰富得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感觉1200年前的鉴真和尚。以艺术的方式给鉴真和尚以这样永恒生命力的,是一位世界级的中国摄影艺术大师,他的名字叫汪芜生。
鉴真和尚,公元688年(唐中宗嗣圣5年)生于扬州江阳县,俗姓淳于,14岁出家,后赴洛阳长安学佛,成为高僧后民望甚高。位于东京奈良、由鉴真和尚亲自创办建立的唐招提寺,是他当年作为讲授戒律学问的场所,被视为当时日本的信仰,学术、建筑和政治经济中枢之地、最高权威、以及日本文化的“原点”。精通所有经论的鉴真和尚在此地向众多后辈讲授戒律,培养了许多优秀僧人。鉴真大师于公元763年(日本天平宝字7年)圆寂,享年76岁。
在唐招提寺金堂即将进入平成大修理前夕,日方推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方案:邀请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10位摄影大师们,以外部的视线来挖掘在1200年以前盛开了的“天平”时代的文化。世界遗产和顶尖才华的碰撞,让艺术家们以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表达方式镜头语言,为唐招提寺及鉴真和尚“摄魂”。
这个展览于2003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由上海文广新闻媒体集团和日本TBS电视台联合主办在上海图书馆展出。展名为《鉴真和尚----十位国际大师艺术摄影展》。
在被邀请的来自法国、中国、美国、韩国、西班牙、日本的10位国际摄影大师中,汪芜生是唯一的中国人。
汪芜生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与鉴真和尚初相逢。汪芜生觉得内心的心灵之光,就在那个瞬间和鉴真和尚的内心接通。对一个高尚灵魂的敬仰之情,全部聚集在端起的镜头前。
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每位摄影家只有三四天的创作时间,他们互不照面,各自独自地构思发挥。与其他9位摄影大师不同,汪芜生摒弃了色彩手段,依然使用作为其艺术标志的黑白摄影,在黑与白的对比中,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录下了千年古寺的原始景观,再现了鉴真和尚的精神风貌。
尤其是这张历史上从未为被前人发现过拍摄过表现过的鉴真和尚侧身像,更被公认为是一件艺术杰作。心灵接通、情感碰撞的瞬间定格,将两个人的生命气息瞬间凝固在一起。这样的境界,似有神助,可遇而不可求。
寂静的黑,无边无际。
漫漫的夜,无始无终。
鉴真和尚眉心发亮的智慧额头,就像人类不灭的精神之光,将成为茫茫黑夜里一盏不灭的长明灯,散发出永恒的静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