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芜生黄山影展观后
□ 程 克 文
(安徽《新闻世界》发表时候用题:《汪芜生再造‘黄山'》,栏题是《记者写天下》,肩题是黄山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摄影家创作的天地。这里向你介绍一位始终把镜头对准黄山,用照相机再造黄山的人。请看――
祖籍安徽泾县,出生在芜湖的汪芜生,学的是物理本科,走出校门却单单抓住照相机不放,以摄影为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他把相机对准黄山,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开始条件并不完全具备,虽迷恋而无力留连。于是,他痛苦地远离黄山,出走东邻,情愿边打工边创造条件,不时回到黄山怀抱,痴情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
芜生出国前,初出的成果已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黄山·汪芜生摄影集》。到日本后又将重访黄山的新作在异邦出版了《汪芜生摄影集 —— 黄山幻幽》和《汪芜生山水摄影集 —— 黄山神韵》,1994年8月北京青年出版社与日本讲谈社为他又联合出版了《汪芜生山水摄影艺术 —— 黄山写意》。他的作品已为日本公共场所常年陈列,名家珍藏。最近他对自己作品安排归国展的实现,首先在首都出现盛况 — 给北京摄影界以不小的冲击。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专栏里,对芜生作了访谈报道。一时,汪芜生成了国内的热点人物。当1995年新年钟声敲响后,我赶赴上海,观赏了《汪芜生山水摄影艺术展》,并在上海美术馆和花园饭店,与芜生多次断续作了访谈。
赋 予 黄 山 以 生 命
当影展接近开幕的一天。我在南京西路上海美术关二楼展厅找到芜生。他正在忙于检查展品布置的情况。大白天,展厅灯火通明。芜生矫健的身影穿梭各个角落,敏锐的目光在扫视。大厅迎面的墙壁,是苍茫凝重的黄山大型照片。有的照片甚至是四米大的各扇障壁画和落地折叠式屏风照。有种是日本古刹劝行寺收藏的样品,是他“世界之最”的得意之作。
我是县睹为快。芜生的影展都是黑白的艺术照片,但由于韵味足,制作精良,已足够把你带进黄山仙境。黄山的秀美,在这里更赋予无穷的魅力。我马上想到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在芜生涉足黄山前,早有无数名家拍过黄山,在芜生与黄山结缘后,又有多少强手叮住黄山。芜生确定走的是一条险途。但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全用黑白片,通过山水国画的艺术形式,不断磨练自己的身手,终于“造”了一个新的黄山。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今天被世人公认了。
展出这一天,在休息室,我问起芜生:“你拍摄黄山的艺术照片特点是什么?”他对自己的摄影作品笑着用“山水摄影”或“心象摄影”的说法应答,以区别普通的纪实性“风光摄影”。他说:“与其说黄山是自然的山,毋宁说是我心中的山,写意的山。”他已不追求再现客观景象原貌,重要的是借用大自然云烟雨雾的“神笔”来描绘客观黄山衍生的神韵,以抒发自我的情怀。我发觉芜生通过拍摄能力、洗印加工技术再造的黄山,已不能简单地用“秀美”二字概括,具有令人“销魂”的魅力倒是更贴切些。
芜生注意宇宙和历史往往就是一瞬间。那宏观云海(图一)体现静中有动,从特定题材和写意出发,不惜牺牲客观景象的层次感,大反差摄取孤寂群山的剪影,突现云海的苍茫氛围,真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之感。他又注意风驰电掣般的过眼烟云,能抢拍下排山倒海、石破天惊的凶猛来势。附近山林一抹黑,远处又是黑糊糊山峦。翻越过境的云烟,呼啸而去,所漏出的散光,给山峦留下闪亮的道道刀痕。在这里,他又是置摄影陈规于不顾,却造出了时代狂飙怒涛,带来“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概。在工业化社会和正在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度,人们受到物的挤压,虽然也需要到幽谷中去找到小憩的空间,更察觉在竞争发展中求生存、多需要自然激励!“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魔幻黄山,在芜生展品中,确实被渲染出了时代的精神!
摄影艺术与对谈形式
我和新闻同行叩开芜生下榻的花园饭店住室,就他在北京影展期间,与文化名人对谈演讲作了访谈。他说,这种对谈形式,在日本也曾试用过。这次回国在北京美术馆开展也分别邀请袁毅平、季羡林、朱乃正对谈过。上海展点约请余秋雨、秦怡、白桦对谈。此外,还从日本邀来建筑艺术家、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茂木计一郎。
几天后,我在上海美术馆真的看到他和余秋雨坐在灯光照片前展开的对谈。特设的平台上有几个高凳,一人一座位,有点类似荧屏上倪平和另一特邀主持人在侃侃对话。不过,这里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学术性的。他们都不是在背台词,而是很随便地说,也可以互相插话。有趣的是,非组织的参观者出于好奇围将上来,这五、六十人对没有座位并不在乎;上面两位名人也不在意有多少人在听。只听芜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有的人说过艺术就是感动,我想自己首先要有感动。”他表示憧憬一种新的东方文明到来。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文化散文作家余秋雨在对谈中接着肯定了作品中存在激情,并且表示自己也受到感动。余秋雨这样说:“艺术家表现出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热爱。在一个国际大背景下,也表现出我们艺术的神韵。在镜头面前,对自己生命的本原、求知,都借黄山抒发、实现出来。黄山是梯阶,自己内在的精神很强烈,主观的追求打动了观众。凡看了你的影展的人都有感动。”他又说:“让世界大环境了解自己家乡的风采,这大概是艺术家成功的必由之路!”影展证明,如果失去了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失去了在多样统一的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应有的位置;影展的成功,中外古今文化在整合、交融,世界文化也在进步。 ◆
(《新闻世界》 1995年第3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