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真谛就是感动
――记旅日黑白摄影家汪芜生的成功之路
记者 吴敏中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所谓幸福即是他的作品能否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共鸣的人越多,越证明他的才华。从这点来说,汪芜生是非常幸福的。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中国超一流的美术馆满载而归之后,又被邀到艺术之都维也纳,在维也纳博物馆吸引了4万多名观众流连忘返。如今在东京惠比寿的写真美术馆内,由於观众络绎不绝,这个原定於6月18日结束的展览被临时延至7月16日。
对一个在日艺术家来说,后援会是支持其创作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能争取更多、更有影响力的社会上流人物自愿加入后援会,靠的仍是他的作品的感染力。浏览一下汪芜生的后援会名单,樱花银行名誉顾问小山五郎、日清食品代表取缔役社长安藤宏基、索尼代表取缔役社长出井伸之、佳能会社名誉会长、朝日啤酒代表取缔役会长、丰田自动车取缔役名誉会长等40多名实力人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后援会成立当天,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渊惠三、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均发来了贺电。何来如此大的感染力?按汪芜生的话说,凭的就是“艺术的魅力”。
源起对艺术的酷爱
说起从事摄影艺术的初衷,汪芜生不无感慨。因为他当初根本没有想到过会爱上摄影。不过,他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资质 —— 酷爱艺术。从小他就音乐、绘画、舞蹈、话剧无所不好。以致到中学毕业前夕,他基本认定自已的将来必从事绘画及舞台工作。
然而多彩、浪漫的校园生活同时蕴育了汪芜生对一同级女生的爱慕,以致在报考大学时阴差阳错地进了物理系。懊恼的他后悔自己的妄动,因为此时的他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艺术。他想撕掉那张通知书,但能走进大学又是那么难得。最后,他决定, 待毕业后再上戏剧学院, 圆他这个舞台梦。年轻的汪芜生虽然对人生及社会认识不足,在他毕业被统一分配当物理教师后、他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那样的矛盾, 命运似乎老在不痛不痒地与他开着玩笑、消磨他的青春。他终於想到反抗。此后他千方百计地到了一广播站当广播员、编辑,总算与他的爱好靠近了一步,但仍无法实现他希望从事舞台工作的憧憬。正好此时,他喜欢上了摄影,并碰上了在一个文化馆当摄影师的机会。於是、他灵机一动、开始修改起他的人生计划 —— 与绘画一样,摄影不同样是平面视觉艺术吗?只是工具不同而已。
尽管没有老师,但汪芜生通过勤奋自学以及大量的摄影机会,迅速地成长起来。艺术是相通的,当他借此机会并充分投入时,他发觉摄影是那么适合他。
黄山顶上的灵感
汪芜生不久进入安徽省新闻图片社工作,他因而有了走上黄山的机会,从此与黄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黄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等景色著称于世,登上黄山的人却有不同的感受。而在汪芜生,是一种深刻的震撼。当他爬上山顶,面对连天的海样云霞、云雾中依稀突兀的峰峦、眼前的千年古松、脚下历经亿万年演变的岩石,他似乎站在宇宙的中心,20年来他第一次发现宇宙是如此的浩大,而自己又是如此的渺小,哪怕自己活到一百岁,与这个自然的长者相比又是那么的可怜;哪怕自己用任何物理方程式计算量度,面对这宇宙浩瀚又显得那么无能为力。他由此对黄山无比倾倒。他深深地呼吸,似乎听到上天的声音在隐隐地召唤∶这就是你艺术的源泉。据汪芜生回忆说,当时的他用现在的日语说,是“胸いっぱい”。
摄影家选择一个题材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于他的成功与否。汪芜生庆幸他找到了黄山,只有黄山才令他自己如此感动,而只有自己如此感劾,才有可能令欣赏者感动, “艺术的真谛就是感动”。他说。
闯一条自己的路。
为了把黄山的灵魂、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出来。汪芜生从1974年开始多次登上黄山,且每去一次就是一、两个月,身上除了十五、六公斤的装备就是几个冷馒头。而为了拍摄雾气缭绕、群峰初醒的媚态,他往往是早上四时多便开始登高;为了捕捉雨后的初晴、山仞壁立的壮美,他又一边保护着相机,一边在险峻的山间奔跑。功夫不负有心人,汪芜生经过多年的推敲实践,终於总结出一种鲜明的个人黑白摄影风格。
尽管汪芜生开始受到人们的瞩目,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摄影集,但在那个封闭的年代,想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从事艺术摄影创作的“自由艺术家”是谈何容易。无奈,他最终又一次对抗命运,在众多亲友的强烈反对下,抛弃了国内所有的名誉和地位,于八一年来到日本,开始了艰苦的留学生活。
尽管已站在成功阶梯上的汪芜生对自已独闯东瀛充满自信,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事实上依然难以承受。按他的话说,在小饭馆里打工,被人瞧不起,甚至被人动手打的屈辱都忍受下来了,但每天拼命读书、工作的体力超支却不受我精神控制。他消沉了,甚至得了一种怪病,被日本医生怀疑为“肝癌”。直到八八年,汪芜生的作品终於被讲谈社看中,出版了他来日后的第一本摄影集《黄山幻幽》之后、这个“肝癌”却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回首那段日子,汪芜生显得无比舒坦,他告诉记者,“这应该是日本人说的‘やまいは 気 から(病从气来)'吧!”
正如雨后初阳的黄山带给汪芜生新鲜的空气一样,《黄山幻幽》出版后一下令他豁然开朗,随著西武、三越、伊势丹、 OXY 等日本各地著名画廊的邀请,他的艺术也不断被日本人接受。人们开始认识中国黄山,也被这种全新的黑白摄影所震动,并为他成立艺术后援会,期望他的作品能让日本乃至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九八年,被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博物馆之一的欧洲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馆长赛伯尔博士在一个展览会看到他的5幅作品后、当即决定要让这个东方人在这个艺术圣殿举办个展。于是汪芜生凭着一组作品《天上群山》开创了该馆的三个第一∶第一次举办亚洲艺术家的个展,第一次举办摄影展,第一次举办在世艺术家作品展。今天、这批在维也纳引来四万多名观众的《天上群山》被摆到东京惠比寿的写真美术馆内,人们终于有机会或再次欣赏到汪芜生眼中的黄山。这个充满感性的民族被感动了,站在一幅幅貌似山水画的巨型作品面前,人们看到的是山水画所无法表现的 —— 真实,而这真实又被汪芜生用动与静、刚与柔、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演绎得出神入化。有的氤氲萦绕似蜃楼仙境,有的云浪汹涌似轻纱抖腾,有的白雾垂渊似冰山雪崩。令人情不自禁地跟随他的镜头窥视这个天上人间并产生真实与梦境,天地与自我之间的失重感,从而在大自然面前重新认识自我价值直至重新看待人生。有观众在留言本上写道∶“这么壮丽的世界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我曾经有过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但在我看完这些作品后,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微不足道,我太感谢您。 胸いっぱい! ( 我非常感动 ) ”
“胸いっぱい”,这个20多年前汪芜生个人的感受,如今变成无数观众的感受,这种艺术上的共鸣正是对汪芜生多年来艺术奋斗的最好回报。
后 记
光阴不饶人,经历过当初曲折弯路汪芜生希望在未来日子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各地。同时,他还希望在其他领域也开花结果,拍日本风光、拍人物、拍欧美风景等。总结人生,他只有一句:“不要受潮流左右,执著地迫求自己的理想!”
汪先生在决定赠送我报读者免费参观展览门票90张、有兴趣的读者请用回邮信封索取,每人2张,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