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元化(文艺理论家) |
1995.1.00.上海美术馆《汪芜生作品研讨会》 |
开幕式那天我作了个简单的讲话(见元月1日新民晚报文化新闻版)言犹示尽,现在再谈一些对他的摄影艺术的粗浅感受,这里在座的有美学家、有文艺理论家、有画家,都有很好的欣赏能力,我讲一点自己的体会。我觉得,首先,他的作品带有一种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调和趣味,就是汪先生的山水摄影都是黑白的,黑白得很简单,看起来有些就是个黑影,还有些云。假设以中国画相比,我觉得很接近"米派山水"的传统,就是黑白两色,但绝不单调,里面的层次十分丰富。比方黄宾虹,很巧他也很多画黄山的画。黄宾虹的画运用"焦墨"的笔法,乍一看去似乎是漆黑一片,但细细看去里面层次很多。芜生的作品一眼看去,无非黑白,而内中层次无尽。所以,芜生的艺术摄影,应作个比较。
另外,我以为芜生的创作又不仅仅是代表了东方的审美情趣,东方的艺术风格,其中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还具有世界性。假设没有自己东方的,中国的,传统的风格、特点,步入世界艺术之林会有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我常到海外去,但我不是研究艺术、美术,主要是谈文化问题。从中我深深感觉到这个观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后作为整个世界艺术瑰宝的内容之一,也就是每个民族以他们的艺术特征,来丰富整个世界艺术宝库。当然,并不是仅有东方特点、民族风格,就可以去丰富世界的艺术宝藏,它还必须有共性方面的东西,只有人类共同的,全球性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才能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以,上次我特别把他的艺术称为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中国的传统韵味,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世界艺术的精神和内涵,符合了全球性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识,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
第二点,他的艺术作品通过静态的山水、云彩、大自然的风光,给人一种静态的,恬静之感。但这些静态山水自然都显示出一种非常生动的气韵,可谓静中有动,恐怕这种表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西方的作品往往动的很动,静的很静,中国传统受阴阳之说的影响,动静互相补充、交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是他艺术作品的第二个特点。在他的作品前,您会觉得云好像在喷涌、流动,我很喜欢和欣赏这样"气韵生动"的艺术摄影。这个特点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魏晋六朝时,中国的绘画、艺术都最为发达,书法也是那个时期,二王、怀素(谙音)、顾恺之等等都出于那一时期。那时期的艺术家们把中国的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的那种神髓、精神给提炼了出来,就是"气韵生动"。我觉得汪先生的作品也是很有这么一种味道。记得和他第一次见面我就谈道你的摄影作品完全是一幅写意画,中国艺术普遍写意,而西方自亚里斯多德的所谓"自然模仿",(一直到歌德的"三个层次",也还是沿袭了自然模仿的理论进行创作),他们创作的世态、自然、风景、人物都是逼真的,虽然也表现精神、传神,但更着重以形似中追求神似。因为我搞的不是美学而是文化理论,我觉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风格,而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最重要要素是他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有他自己的特点。比如齐白石的画都是写意的,中国的艺术靠想象。他画的鱼塘没有水,他画出了鱼的各种姿态,悠然自得状况,根本就不必画水,可以看出鱼是在水里活动的。比如中国的京戏,说上马就拿根马鞭,骑马也不必真的有马,而四个龙套就代表"白马大军"等等。我把中国京剧下了个啰嗦的定义:"虚拟性的,以诚实为手段的写意型的表演体系",这和西方的写实有区别,曾有个前苏联专家列斯连看了大为不满地认为,怎么京剧中骑马没有马,上楼没有楼梯,四个龙套就代表了百万大军?这不真实,都得改过来。胡子怎么挂在口上?得粘上去;袖子怎么这么长,袖子剪掉!这一来中国的艺术就没有了。他大俄罗斯主义硬要把斯坦尼拿来。我们现在很多戏剧,还在以斯坦尼的观点改造,破坏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和风格,我觉得这是很不妥的。当时我最佩服的人是已故的武汉文化局长崔巍,大家怕那个前苏联专家列斯连,也辩不过他的那套理论,而崔巍就与他两个辩得很激烈。我觉得中国传统艺术有它优秀的东西,在戏剧方面表现派的克莱西特就吸收了许多中国的传统内容,他所谓的间隔效应,观众不是完全投入到戏剧里边去,而是保持一定距离。我认为为不能把不同的表演体系,以谁来称霸奴役、取渭别人。比方在中国看戏看到悲痛的时候完全可以拍手叫好,这在西方是绝不可能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海鸥》时,大幕拉上后三、五分钟观众没有反应,演员都发了急:我到底演得是好是坏?可是在五分钟后全场沸腾,观众使劲鼓掌,为什么当中有此间隔呢?就因为他们完全地投入了,而不像在中国,观众保持了一个间隔并不完全投入,也就是间隔效应。尽管台上窦娥被杀了很悲惨,值得同情,但我们可以拍手叫好,说明了台上台下有个间隔效应。但是克莱西特理解这点还是有偏差,西方将布莱西特理论解释我们是只强调理性,其实并不尽然,中国尽管有间隔效应之说,他可以拍手叫好,但内心还是被感动,绝不是没有感动,没有这么一个人会跟读数学一样完全用理性去看戏,所以这一理解还是不对的。因此,我无非要说明的是中国艺术有它的另一个特点即艺术家的"心物交融,情景双汇",情和景,情是主观,景是自然,物是自然客观的东西,"水无婉转,以心徘徊",心随物以婉转,亦以心而徘徊,这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很大特点。刘勰在《物色篇》中有"目及往还,心意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达"四句话,奉赠汪先生的艺术摄影。"目及往还",你看到自然的客观景物,心里会有各种感受,接收了些什么,又发挥出些什么。"情往似赠,兴来如达",写得极妙,"情往似赠"作者的感情投射过去,好像赠与它了什么东西;"兴来如达",我们中国人写诗讲"起兴","兴"起之后发挥为诗为文。兴来之后,您赠它什么,它又回报你。所以我觉得汪先生创作的第三个特点,作品中反应的不光是自然风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自我,而是"情往似赠,兴来如达",每幅作品中都有溶汇了很微妙的,自己的人格、情绪、爱好多方面的东西。我看了许多人画的黄山,你则与他们相反,那些等于是工笔画,每块石头,每片树叶,其中每条纹路,清清楚楚不计其数;而汪先生是写意画,茫茫一片难以分辨,甚至一个影,数个峰,恰似米派的山水画。
汪先生开始来找我时,一看他的画册,我就觉得是中国的。无论是构图、意境、气势,完全是中国的水墨画,和一般的摄影不一样。与黄山相比,是一种神似;和国画相比,也是一种神似,不是形似。核心这是神韵,是可意会不可言传。听了大家从理论上的分析和芜生的自我介绍,更领会了原因之所在。所以这样的摄影是有生命力的,能够走向世界的,能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的。芜生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来到上海办展给上海的文化增加了色彩,是对艺术的一种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