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 1995.2.25

情景双汇 心物交融

――记旅日著名摄影家汪芜生

张春莉

隆冬腊月,上海市美术馆内,观者如云。旅日著名摄影艺术家汪芜生的一百余幅匠心独运的山水摄影巨作在此展出。

精心镶嵌的镜框中,那一朵朵千姿百态、如絮如涛般团团滚动的白云;轻纱薄绫般飘飘悠悠升腾的雾气;如黛如海般层叠雄浑的群山,将雾痕奇秘、云影淡远的旷古名景 —— 黄山,气韵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那种无以言表的纯净和反差强烈的黑白对比。一下子紧紧地攫取了观众的心,美得让人窒息,让人如电击般的心颤。

每天,千余名观众前往美术馆参观。每一位走出展厅的观众,心灵都经历了一次强烈的震憾和对黄山缥缈仙境的神住。翻开一本又一本的留言薄,那来自祖国各地的狂热观众,用不同的笔触题写了:“中华之子,创中华之魂! ”;汪芜生摄影,中国一绝!”日本美术评论家认为“汪氏的山水摄影意在描写东方人的心灵风景,是摄影史上首次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完全东方式的作品群。”

在北京,摄影展出高潮迭起。4万余观众踊跃观看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名流乔石、宋任穷、王光英等,对展览 给予特别的厚爱。全国政办副主席洪学智为开幕式剪彩,万里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汪芜生先生。原摄影家办会主席徐肖冰激动地对汪先生说:“感谢你为振兴中华文化艺术立下了大功。”

元月12日下午,上海市美术馆内,美学界名流荟萃、济济一堂。汪芜生山水摄影作品研讨会正在举行。尽管馆外寒气袭人,馆内却充满融融春意。王元化、蒋冰海、钱谷融、赵丽宏、顾卓宇等著名美学专家、理论家们兴致勃动地观看影展后,深受感动,认为汪是将西方的技术,东方的传统艺术和现代人的思想感受融汇为一体,用黑白大写意的手法,真正达到了“情往是真,兴来如答”的艺术表现境地。

谈起与艺术的缘,与黄山的缘,汪先生很不平静。他出身于我省芜湖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酷爱艺术,但几经周折,才最终走上影坛。1974年,汪先生第一次登上了黄山。顿时感悟到宇宙的永恒、博大,尘世的平庸、个人的渺小! 一种渗透灵魂的震撼力强烈地撞击着他,立志要用毕生的精力来拍好黄山! 此后,为立业,地经历了肝胆俱裂的失恋,放弃了营造多年的舒适环境,在异国他邦沦为刷盘子、洗碗的下等人;经历了经济的拮据、疾病的折磨、人为的刁难 ······ 他十几次 独身登上黄山,执著地、不懈地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圣殿。皇天不负,他终于创出了富有东方民族独特的风格和思维表现形式、具有全球审美意识的摄影风格,达到了情景双汇,心物交融的艺术境界 。

在元月13日下午上海举行的“美的心灵、美的艺术”座谈时,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说:“汪先生的作品是把自己对自然、对山水、对人生的理解 ,投射到其中。作品能唤起人门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心,具有超时空、超历史的长久生命力。汪先生还这样年轻。将来的艺术高峰会与黄山一样高。”汪先生谦逊地笑笑说:“是黄山养育了我。是黄山给了我美的灵感和美的情操。”

汪先生认为,作为炎黄子孙,他的根在中国,他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均源自故土。旅居国外十几载,他在对事业孜孜追求、 殚精竭虑的同时,始终对生养自己的故乡一往情深。在国内举办展览是藏埋于先生心底二十载的夙愿。这次巡展期间。汪先生把与中国各方面领导人的晤谈。与各阶层民众的见面,与国内艺术界同行的交流切磋 , 作为自己难得的“充电”机会,努力创作出离不开中国人的根,又有时代的气息、时代的表现形式的作品让世界震撼 !

我们期待着汪先生的更大成功 。